安坑發展史-從內挖子、永豐圳到安坑山城

圖:安坑溪(五重溪)在陽光運動公園附近匯入新店溪。這一帶稱為內挖子,是安坑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,遠處安和路上的水泥橋,還保留早期的地名,稱為「挖子橋」。
安坑地區近年的變化很大,除了交通建設,新的大樓也陸續興建,老祖宗的足跡愈來愈模糊了。以下的這篇報導,算是與時間拔河,看看能不能在新的城市風貌形成之前,還能留下點紀錄。

 

安坑發展的起點 內外挖子

 

近代安坑地區的開發,一般認為始於清朝初期,大量的漢人在乾隆中葉進到這個區域。不過在此之前,安坑的內、外挖子一帶,原就是凱達格蘭族人的生活範圍」。早在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,新店、中和以及木柵等區,都是凱達格蘭族「挖子社」的領域。位於現在中安大橋附近的新店溪內、外挖子,亦是其中之一,秀朗社也因此被稱為「挖子社」。

 

五重溪在這裡和新店溪匯流,形成一個河灣。挖子就是河流的彎道之意。清朝康熙末年,漢人從這裡開始進入安坑,安坑的發展可以說是從這個時間和地點開始的。

 

內外挖子位於新店和中和的交界地帶,車流繁忙的安和路是連接二地的交通要道,位於安和路安和花市旁的TOYOTA汽車是此地最明顯的地標,闢建在新店溪高灘地上的陽光運動公園是熱門的市民休閒去處。但是在現代化的都市景觀之外,內外挖子有幸還保留了部分歷史的遺跡,足供後人飲水思源。

 

位於安和路、安興路口的潘家古厝是凱達格蘭族曾為此地主人的見證。潘家在日治時期已是本地的士紳家族,潘家的潘坡圳在日治末年,曾擔任柴埕保正及安坑公學校家長會長,光復後擔任安坑國小第一任校長,他的弟弟潘廷芳則接任第二任校長,在校長退休之後,仍繼續關心地方事務,協助老校友周廷乾先生,創設獎學基金會,及兒童圖書大樓。

 

潘氏兄弟對於地方教育有很大的貢獻,他們所受的教育以及語言和一般漢人無異,但根據歷史考證,潘家卻是平埔族的後裔,兩兄弟的父親是挖子社的末代頭目,而追根究源,更是安坑發展初期墾戶潘朝鳳的後代。遲至光復初期,住在這一帶的先民,仍保有部分祖先留下來的平埔族祭典習俗。

 

凱達格蘭族雖是新店、中永和一帶大片土地最早的主人,但畢竟人口有限且居住分散,在漢人陸續進入墾植後,或因土地買賣,或因受到排擠等,也漸漸失去了土地所有權。少數留住在此地的,則融入漢人社會,不再容易分辨。

 

古厝 106
古厝 110
圖:內、外挖子發展歷史久遠,區域內仍有部分老厝被保留下來,成為先民墾植的見證。圖為安興路上的潘氏古宅。

 

農業發展的命脈 永豐圳與安坑圳

 

發展農業,除了土地外,最重要的就是水源,特別是水稻種植成為趨勢時,灌溉系統更扮演關鍵角色。安坑的稻作發展,最早期的開創者就是「林成祖」。

 

早期台灣的土地開墾,是以所謂的「墾首」帶頭的。墾首取得朝廷的批准,或是取得原住民的租約,即可召集佃戶,針對特定的無主地或原住民(一般為平埔族)土地進行開墾。林成祖就是清朝乾隆年間知名的墾首林秀俊所成立的墾號。

 

林秀俊在乾隆初年來到台灣,最初在台中大甲承租「番田」耕種,除了自耕,也招佃幫耕,因為土地肥沃,收穫豐富,財力愈益雄厚,在大甲開鑿大甲圳,引水灌田,每年收成稻穀上萬石。

 

乾隆中葉,林成祖的開墾事業擴展到擺接堡和興直堡(包括今板橋、中和、永和全部及土城、新莊、二重、三重和五股的部分地區)。當時板橋大部分屬平埔族擺接杜所有。林成祖對這塊肥沃平原的開發,首先遭到平埔族人的反抗和阻撓。開墾不得已中斷。這時,正逢擺接社發生流行性傳染病,"許多人不治身亡。林成祖會看病,救了很多人。番社頭目非常感激:就把女兒許配給他。於是,林成祖取得了土地開墾權。

 

為了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,林成祖也此時籌畫開鑿區域內的二大水利系統,一是引大漢溪水,灌溉板橋、新莊一帶的「大安圳」,以及引新店溪水,灌溉安坑、中、永和的「永豐圳」。

 

永豐圳的取水口在現在的碧潭橋下方,與灌溉新店與台北市的瑠公圳隔河相望,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四條水圳之一,全長約五里多,從新店溪取水後,水道沿著河岸發展,經過台大安坑農場,穿過安康路一段,在安康路一段76巷進入十四份的農業地帶,一路向北延伸,在新和國小附近進入中永和範圍,灌溉範圍包括安坑、秀朗和雙和一帶。

 

後來開鑿的「安坑圳」係和永豐圳共用水源,並在舊圳道上發展,用於灌溉安坑外五庄一帶。
林成祖在最輝煌的時代,開發的土地面積達數千甲,年收榖可達十多萬石。因此,林成祖蓋了很多公館、倉庫,收租堆放稻穀。安坑的公館崙,即是早年此地設有收租之公館而得名。

 

林成祖興修水圳,開闢廣大田園,也給林家帶來鉅大財富。但是水圳的維修花費也相當浩大,成了林家一一項沉重的負擔。林秀俊的長子林海籌為維修大安圳,不惜傾鉅資,有時甚至典賣土地籌資修圳,到了林家第四代孫林步蟾,維修工作終於無力繼續,只好將水圳的所有權轉讓給林本源家族。

 

隨著產業結構改變,農田多變為建地,早年的水圳亦不復當年功能,部分遭到掩埋,部分則成為都市排水系統的一部分。安坑地區在頂城、十四份和溪洲一帶,因為土地限建,反而保留了部分露天水圳,雖然為了防洪目的,多已經過整修,不再是早年樣貌,但多少還能一窺早年農業發展的軌跡。

 

永豐圳 002
圖:位於安康路一段76巷的永豐圳

 

永豐圳 006
圖:永豐圳和國道三號平行,闢有支線灌溉十四份和溪洲的農田。

 

永豐圳 015
圖:到了新和國小附近,由於建築密集,永豐圳已地下化,成為都市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。

 

士紳階級掘起 林本源時代

 

提到林本源,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板橋林家,但是在安坑的發展上,林本源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早期的農田開墾,是以墾首和佃戶結合的勞力密集型態為主,但隨著田地規模愈來愈大,水圳系統愈長愈密集,水利設施的維護,就須要愈多的資金投入。以早年的標準來說,農業也從勞力密集進入資本密集時代。

 

林本源之遷台祖林應寅,於一七八一年(乾隆四十六年)東渡來台,初居淡水聽新莊街,開設私塾授徒。林應寅次子林平侯隨父來台,幼時受雇於鄭姓米商,勤奮幹練,後來在東家的資助下,自力門戶,經營米糧貨運,略有積蓄後,跨足鹽業、海運業,經營兩岸貿易,財富迅速累積,成為地方大戶。

 

林平侯經商致富後,捐官任公職,歷任縣丞、通判、同知、柳州知府等。一八一六年(嘉慶二十一年),林平侯辭官返台,事業重心轉至從事北台灣的拓墾,大舉收購田園、埤圳圳戶權,投資興築水圳。

 

林平侯身後,將家產分為將家產分為「飲記」、「水記」、「本記」、「思記」、「源記」五記,由五個兒子繼承。因本記及源記表現突出,所以取用林姓及二記的本字和源字,作為林家的共同戶號。這也是「林本源」名號的由來。林平侯之子林國華、林國芳,孫林維讓、林維源等繼承家,廣充規模,收買田園埤圳,從事撫墾,經營樟腦業、茶館、建築業等,而成為從清代到日治初期的台灣首富。

 

原由林成祖始創的大安圳、永豐圳,以及新店溪右岸,由郭錫瑠闢建的瑠公圳等也都在後代無力經營的情況下,在嘉慶及道光年間,陸續轉讓給林本源家族。

 

林本源家族的田產主要位於大溪、板橋一帶,但配合樟腦、木炭、茶業的事業發展,林家在安坑也購買了大批土地,柴埕路早期稱作柴埕街,即是因為林家在山上經營林業,採收之木柴集中在此交付船運而得名。此外,五重溪以南的大批山坡地,以前多為茶園,很多都是佃農向林本源租佃種植。

 

關於林本源如何累積龐大的土地資產,民間流傳一種說法,但是無法獲得證實。據說早期政府登錄地籍,據以課徵田賦地稅,有些地主為逃避稅賦,就謊稱土地是林本源的,「報林本源的名字免課稅」。林本源因土地太多,也無法一一細查,對於徵稅照單全收。時日一久,加上改朝換代,這些土地依據登錄資料,就成了林本源的家產了。

 

為了管理眾多家產,林本源成立了大永和大友二家公司,負責管理家族的土地,目前在安坑三城至五城一帶,仍有不少土地係由這二家公司持有。

 

城鎮發展階段 安坑造鎮時代

 

隨著人口的增長,安坑的農業漸漸式微,安坑外五庄的平原地帶開始成密集的住宅區,早年的水圳慢慢失去灌溉的功能。但是造成安坑發展最大變動的,則非屬民國60至70年代安坑出區大規模的社區開發案莫屬。

 

民國60年代,以來自中、永和地區為主的投資者開始在安坑地區收購土地,其中部分來自林本源家族,部分則購自當地傳統地主,範圍涵蓋安康路二側的廣大山坡地。民國60年,尚業營造及地方聞人林耀德等著手進行大面積的土地開發,闢建喜洋洋/甜蜜蜜等社區,揭開安坑大規模造鎮時代的序幕。

 

隨後開發的,包括民國65年僑福建設推出台北小城、皇霖建設的錦繡山莊、北城營造的大社區玫瑰中國城、漢陽建設的黎明清境、東雲建設的達觀鎮,以及陳明雄家族的綠野香坡、新店造鎮等。

 

民國86年汐止林肯大郡因溫妮颱風造成擋土牆崩落,屋毀人亡,山坡住宅熱潮迅速降溫,政府也在此時擬定安坑都市計畫,大部分尚未開發的山坡住宅用地列入區段徵收範圍,限制開發,安坑的大型社區發展,也在此時趨於緩和。

 

這段時間的人口移入,也使政府必須面對公共建設相對不足的問題。早期的安康路彎曲狹窄,交通不便,每逢暴雨,五重溪溢流,安康路三段台北菸廠倉庫附近以及柴埕路等低漥地帶,常受淹水之苦。另外在治安、消防、教育等方面,資源亦極端不足。

 

後來在歷任新店市長及縣議員的持續爭取下,各項公共建設才稍見雛型,新店分局安和派出所、雙城派出所、消防局新店分局安康分隊、達觀中小學等次第完成,安坑生活圈的機能才算有所增進。

 

人口增加所帶來的交通問題,由於建設經費龐大,最晚才獲得解決。連結中安大橋至安祥路的中安快速道路,以及連結安坑交流道至五城的四十米安坑快速道路(現命名為安一路)陸續通車,早年飽受塞車之苦的安坑居民,終於也能鬆一口氣了。

 

目前新店區的設籍人口接近30萬人,其中住在安坑的就接近半數。根據安坑老一輩居民回憶,早期安坑,尤其是過了車子路的內五庄一帶,人口十分稀落,最大的聚落在三城,也不過四、五十戶人家,其他頭城、二城一帶,多是數戶或十數戶的小村落,沿著安康路,隔著遠遠才有一、二戶農家或商店。說是很久以前,其實也不過幾十年前的事。

 

近幾年因市區房價大漲,加上安坑交通問題次第改善,捷運安坑線亦已進入中央核定的最後階段,安坑地區的房地產也出現加溫的現象,四處都有新的建案推出。歷經四十年發展,已略顯老舊的社區,也許又會呈現新的風貌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