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坑內五庄探秘

建業路 029

早年到台灣開墾的福建移民,我們熟知的,有漳州人和泉州人。清乾隆年間陸續來到新店的先民,大致也來自這二個地方。泉州人的發展以新店溪右岸的大坪林為中心,建立了所謂的「大坪林五庄」,來自漳州的移民,很多是客家人的後裔,則在新店溪左岸以及沿著安坑溪(即五重溪)建立了「暗坑內、外五庄」。

大坪林五庄指的是七張、十二張、十四張、二十張、寶斗厝。「張」和「犁」都是泉州人慣用計算土地的單位,一張代表一條溝渠流過,面積大約五甲。這些舊地名大多保留至今,是泉州人在此開墾留下的痕跡。

暗坑外五庄的範圍,就是本報前二期介紹的大坪頂、頂城、下城、 柴埕和公館崙。外五庄的漳州人聚落與泉州人的勢力範圍,只有新店溪這一水之隔,為了爭奪水源,有一段時期常起爭執,甚至發生嚴重的械鬥。

以來自漳州紹安縣廖姓家族為主的移民,則是沿著五重溪向上游發展,建立了「暗坑內五庄」。所謂的內五庄指的是車子路、頭城、二城、三城和四城。往此方向發展的移民,主要面對的威脅是活動在五重溪以南的泰雅族原住民,墾戶因此多以數十戶為一單位,在村落外圍種植刺竹作為防禦工事,各庄分工聯防。這些地名也沿用至今,見證另一個型態的移民史。

內五庄和外五庄,原來是以一股埤塘為界,埤塘就在現在的台北菸廠內,日治時期,日本人在此建捲菸廠,埋掉了一部分的埤塘,公賣局在此設立台北菸廠,在廠區建大禮堂,整個埤塘均被填平。隨著社區發展,人口移入,這一帶的古蹟和舊建築也少有保留,但相較於安康路二段的人口密集區,這裡還是保有較多的傳統樣貌。

而且因為這裡地形起伏較大,在各個大型社區之間,仍保有大片的山林綠地,尤其五重溪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,也讓這裡的自然生態較少受到破壞。對安坑早期人文和地理風貌有興趣的人,內五庄是很適合探訪的地帶。

具體的歷史痕跡保存不易,但從老住民的口中,卻猶然清晰可尋。相較於安康路二段已發展成熟的商業區與住宅區,這裡依循著一個個老地名,加上在地人的口述,還是可以約略想像早年由一個個庄頭所構建成的農村景觀。

例如車子路,是早年黎姓墾戶在此築路以與「番民」為界而得名。大茅埔早年種植大批茅草,是以前農戶修築屋頂的重要材料。黃昏市場(立青大賣場)所在的薏仁坑,是因長著大片野生薏仁而命名。

現在的建業路,早期地名叫「深坑仔」,路口的土地公廟,叫做「深坑口」,山裡有媒礦坑,也遍植油桐和相思樹,都是早年的經濟作物。這些地方以前都各成聚落,是早期各自獨立的小集村。

更不用說內五庄最繁華的二城和三城。二城的潤濟宮,主祀三官大帝,以及位於三城,主祀謝府元帥和開漳聖王的日興宮,均是早年的信仰中心。這二座廟都是當年廖姓家族捐地興建。雖然傳統信仰不若早年興盛,但定期舉辦的祭典,仍是地方大事,維繫著老住民的感情和記憶。

二座廟宇均經改建,建築只有數十年歷史,但從建廟的歷史,當年如何捐地募款,合股購買廟產,如何五庄聯防,分工禦敵,不論是碑文記載,或口耳流傳,都成為在地文化的一部分。

三城是早年內五庄的中心,初期有約60戶人家,以日興宮廟埕為中心,刺竹圍籬為界,是開墾初期人口最多的村落。安康路拓寬後,外來人口增加,商業機能移往二城。三城雖然趨於沒落,但也因此保留了最完整的聚落型態,三城村落傍著五重溪發展,村內仍保留著部分磚瓦老屋,以及建於昭和十一年的古橋,當地的老人家也還有不少維持耕作的習慣。

二城因為雙城國小設立,加上玫瑰中國城的大量人口,早已發展成熱鬧的街市,學校、派出所、郵局和診所、藥房等均集中在此。區內的雙城路是一條路幅很狹窄的小路,但往內延伸,卻別有洞天,最終點有計劃規模達150公頃的二叭子植物園,雖然目前完成僅不到5%,但已是聞名的踏青健行的景點。雙城路上也還有一些藝文空間值得一遊,例如由木雕藝術家主持,文化部贊助的文創聚落「創藝島」,以及陶藝家麥傳亮經營的「台灣民窯」等(台灣民窯去年遭火災,目前仍待重建。)。

近數十年來安坑市容變化頗大,但「暗坑內五庄」不論在聚落形式或風土人情,還是保留了最多早年的元素。簡單的說,內五庄是目前最像安坑的地帶。

 059

位於三城,五重溪畔的老屋。

 二叭子和茶園 037

二叭子植物園的賞蝶步道。

 

原刊於安坑有好報第三期2013年12月